【廣西醫(yī)院】中山一院廣西醫(yī)院首臺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投入使用

2024-12-26

? ? ? 高達10倍的辨識度,、超強的操作靈敏性……12月24日,,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廣西醫(yī)院(簡稱中山一院廣西醫(yī)院)首臺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正式“上崗”,并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(簡稱中山一院)副院長,、膽胰外科學科帶頭人殷曉煜教授團隊主刀,,為一名72歲高齡患者實施了一例高難度機器人輔助下“胰十二指腸切除術”。該手術的完成,,標志著中山一院廣西醫(yī)院在微創(chuàng)領域再添里程碑式的新突破,醫(yī)院外科手術進入了超精準,、更微創(chuàng)的新時代,。

?

image-20241226090312-1

?

? ? ? 患者李阿姨(化名)因反復便血來到中山一院廣西醫(yī)院普通外科就診,。李阿姨兩年前曾因十二指腸腫瘤出血行介入栓塞止血術,且合并有腦梗,、重度貧血,、營養(yǎng)不良(BMI 14.6)等疾病。家屬稱,,近兩年患者輾轉于廣西多家三甲醫(yī)院均未能行根治手術,,最后來到中山一院廣西醫(yī)院就診??剖抑魅侮悇x,、副主任陳元元為其進行詳細檢查,發(fā)現(xiàn)消化道出血仍來源于十二指腸降段腫瘤且病理證實已癌變,,但從患者的CT看十二指腸腫瘤巨大(15cm),,腫瘤周圍血供豐富,需要行普外科的“珠峰”手術——胰十二指腸切除術,,但手術風險很高,。考慮到患者既往曾因腫瘤出血行介入手術,,治療難度大,,中山一院廣西醫(yī)院普通外科在積極調理患者全身情況的同時,經(jīng)過MDT討論后決定邀請中山一院膽胰外科專家殷曉煜教授來院進行手術,。殷曉煜教授經(jīng)仔細閱片和術前評估后,,詳細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手術必要性及風險,建議采用目前最微創(chuàng)的治療手段——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作為治療手段,。

? ? ? 術中,,殷曉煜團隊憑借著豐富的經(jīng)驗和嫻熟的操作,在錯綜復雜的腸管,、胰腺和血管間精準游走,。手術過程中精準切除胰頭、十二指腸,、部分胃與空腸,、膽總管、膽囊及周圍組織,,并順利完成了全機器人輔助下的胰腸,、膽腸和胃腸的消化道重建工作,整個手術過程出血量不到50毫升,。據(jù)了解,,李阿姨也是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投入使用后的首位受惠患者。

? ? ? 殷曉煜介紹,和傳統(tǒng)的外科手術相比,,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擁有前所未有的視角,,以前看不到的地方,它可以看到,;以前看到的地方,,它看得更清晰。不僅如此,,它的機械手腕能夠完成540度無死角的旋轉,,準確無延時地重現(xiàn)人手動作,即使在人手不能觸及的狹小空間,,它的機器手臂也能輕松抵達并精準操作,。

?

? ? ? 科普小課堂

? ? ? 什么是達芬奇手術機器人

?

? ? ? 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(tǒng)的簡稱,醫(yī)院引進的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,,是目前全球最成功及應用最廣泛的手術機器人之一,,是一種高級腹腔鏡系統(tǒng)。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由醫(yī)生控制臺,、患者手術平臺(4臂床旁機械臂系統(tǒng)),、影像處理平臺(高清3D視頻成像系統(tǒng))三部分構成。采用最先進的“主-仆式”遠距離操作模式,,通過機械臂進入人體胸壁,、腹壁,進行手術操作,。術者通過手柄控制機器人腔鏡臂和器械臂在患者胸,、腹腔內(nèi)做出分離、切割,、電凝,、縫合等操作,從影像顯示系統(tǒng)中可以看到達芬奇的“手”比繡花女還要靈活,,只要接到指令,,就可以在狹小的空間內(nèi)自由穿梭。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優(yōu)勢

?

image-20241226090340-2

?

? ? ? 從患者角度:1.手術操作更精準,,與腹腔鏡(二維視覺)相比,,因三維視覺可放大10-15倍,使手術精確度大大增加,,術后恢復快,、愈合好;2.學習曲線較腹腔鏡短,;3.減少失血量,、術中的組織創(chuàng)傷和炎性反應導致的術后粘連,減少術后疼痛、縮短住院時間,。?

?

image-20241226090353-3

?

? ? ? 從醫(yī)生角度:1.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4個機械臂靈活,,各擁有7個自由度,能360度無死角旋轉,,可以進入人手不便操作的人體狹窄解剖區(qū)域。2.機械臂上還有可以自動濾除人為顫抖的穩(wěn)定器,,具有人手無法比擬的穩(wěn)定性及精確度,。3.采用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治療疾病,告別傳統(tǒng)的站立式手術,,減輕了手術醫(yī)生的疲勞,。

?

(來源:中山一院廣西醫(yī)院)